設定快訊溢位
支援的國家/地區:
Google SecOps
SOAR
如果短時間內從相同環境、產品和規則產生大量快訊,快訊溢位機制會防止系統溢位,並減少干擾。這項機制有助於避免重複攻擊 (例如暴力破解或 DDoS) 淹沒平台和資料庫,同時確保 SOC 繼續依計畫運作。
警示分組機制會根據共同實體和時間鄰近性,將警示智慧分組為案件,讓分析師在一個案件中對多個警示執行情境分析。
在這些情況下,一個案件會有多個快訊,且實體清單和「探索」頁面中會標示出相互實體。
溢位設定
溢位機制有兩種不同的設定:
- 初始溢位設定:這項設定會在資料庫中硬式編碼,並定義觸發條件。如果系統在 10 分鐘內收到超過 50 個類似快訊,就會啟動這項機制。這取決於
Is_Overflow
方法,該方法是在連接器端設定 (新增至整合開發環境 (IDE) 中的連接器程式碼)。觸發後,系統會將溢位案件新增至案件佇列。這個案例包含一則快訊,指出溢位快訊的環境、產品和規則,以及溢位標記。 - 第二次溢位設定:這項設定會定義系統在溢位機制觸發「後」的行為。您可以在「溢位」部分的「SOAR 設定」>「進階」>「快訊分組」中定義這項設定。
- 溢位案件分組時間範圍 (小時):選擇要將案件的溢位警告分組的時間範圍 (以小時為單位)。這項設定只會套用至僅依實體分組的規則。
-
能分組至單一溢位案件的最大警告數:定義要分組至單一案件的溢位警告數量上限。
舉例來說,如果系統在 8 分鐘內擷取 50 則網路釣魚警示,第 51 則警示就會觸發溢位機制,並建立溢位案件。 接下來三小時內,系統又擷取了 119 則網路釣魚快訊,因此產生四個溢位案件,每個案件包含 30 則快訊。三小時過後,系統會恢復預設設定。
還有其他問題嗎?向社群成員和 Google SecOps 專業人員尋求答案。